“疝”其实是指人体部分组织或者器官离开了正常的位置进入到另一个位置。通俗来讲——“疝”像是贪玩的孩子(组织或器官),跑到别人家里(另一个位置)玩,忘了回家。
常见的小儿疝气有脐疝、腹股沟疝,其中脐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
脐环在宝宝胚胎期就已经形成,随着胎儿逐渐长大持续缩小,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cm,在出生后脐环会继续缩小至最终闭合。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ban)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的存在,而且宝宝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而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原因都会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从而促使小儿疝气的形成。
宝宝得了脐疝,要不要做手术?
小儿脐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概率很低。
小儿脐疝多发于宝宝婴幼儿时期,虽然它看上去非常吓人,但危害却不大。
而脐环还没来得及闭合完全的时候,小肠就可能从脐环处“溜”出来形成了脐疝,但随着宝宝长大,脐环开始完全闭合,腹直肌发育完全,大多数的宝宝能够自愈。
以下情况的宝宝需要手术
1.如果疝环小于2cm,可以观察到4岁,如果4岁还没有闭合,需手术处理;
2.如果疝环大于2cm,到2岁时还这么大时,需要手术处理;
正 确 做 法
护理脐疝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减少增大腹压的行为出现。如这3种方式:
1.预防便秘
喝母乳的宝宝一般不需要过分干预,但喝配方奶的宝宝要注意补充水分。
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要尽量吃一些泥状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补充蔬果,这样不仅能够预防便秘还可以让宝宝的营养更均衡,促进身体发育同时还能加快脐疝自愈
2.及时治疗咳嗽和打喷嚏
咳嗽打喷嚏也是增加腹压的一大原因。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咳嗽打喷嚏,一定要及时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尽早解决病症。
3.哭闹时及时安抚
有的宝宝天性敏感易怒,极易大哭。
妈妈遇到这些情况,要尽量安抚宝宝减少哭闹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哭闹。
再次提醒妈妈,理论上脐疝很少需要手术,但很少并不是不会。
因为宝宝肠子如果被卡住不能归位得不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肠坏死,所以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1.宝宝突发性的长时间哭闹、呕吐;
2.皮肤凸起部位变硬、变红;
3.凸起的地方不能像平常那样轻松推回去。
宝宝得了脐疝并不可怕,大多数的脐疝在正确护理下都可以自愈。真正可怕的是用不科学的偏方,让宝宝“病上加病”。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同时也祝愿所有脐疝小宝宝能够尽快自愈~